需求管理-需求池-第6堂【B2B2C產品經理PM的8堂必修課】
- LeonLin
- 2024年1月17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已更新:2024年1月17日

你在的團隊有這些問題嗎?
業務、營運、產品、研發的溝通,還停留在史前時代,靠「口耳相傳」嗎?
需求散落在各地,你的需求跟他的明明可以一次解決,但卻做了兩次!
做到一半,發現跟客戶要的不一樣?開發團隊都不知道自己在解決什麼問題!
做完發現東漏西漏的,做了新建功能,沒做編輯功能?
客戶說什麼就做什麽,做出來卻遭嫌棄?
說好的上線時間,怎麼又延遲了?每一次都這樣!
離職了,接手的人沒有東西可參考!?
做好「需求管理」可以解決以上問題
一、需求池是什麼?
需求池可以是一個資料庫,也可以是一張表,是產品經理PM用來管理與追蹤所有產品需求的唯一集中地,用於記錄、管理與監控所有產品需求的相關信息,包括合作商需求、C端用戶需求、B端商戶需求、市場需求、內部需求...等。
產品需求池最終的目的是:「確保產品需求準時準確地交付」。
二、為什麼需求池很重要?
主要原因是,需求來源多且雜。相較於To C或To B的產品團隊,對B2B2C產品來說,任何用到服務的,都是我們的客戶,因此如何管理眾多需求方的問題與需求,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。簡單看一下,需求方的來源有:
落實需求池管理的4大好處
良好產品規劃,提高競爭力:能迅速且持續地回應市場整體與商戶、用戶的需求,制定更精確的產品計畫與RoadMap,也可及時調整產品策略和功能,滿足不斷變化的需求。
提升團隊工作效率、降低風險:共同的需求池,提高團隊間的透明度和溝通,確保每人都了解需求背景和進度。且能提前預知開發情況,協調不同團隊之間的工作,有效分配資源,減少浪費、重工和延遲交付機率。降低風險對專案成功的影響,確保團隊按時完成有價值的功能和任務。
提高商戶(B端)、用戶(C端)滿意度:及時回應客戶的反饋和建議,事事有回覆。通過了解產品問題,做好版本規劃與更新,一次性解決,且於下次開發時提前避免。減少錯誤或不必要的功能開發,提升易用性。
組織資產累積:為組織累積經驗,減少人員入職、離職造成的銜接問題,在開發新產品、功能時,可以參考產品需求池裡的問題
三、怎麼建立與使用需求池?
3-1 需求池該建在哪裡呢?
需求池是一個工具,沒有一定的格式,有的公司用Jira, Asana,設定成一個專案,設定好一定的公式與條件,或是用Notion, Confluence 搭建的公司wiki裡,抑或是Google雲端的一個共享表單,只要能讓所有人知道要需求就只有一個表單,那裡就是需求池。以每個產品線或大產品去維護一個需求池。
3-2 誰會使用到需求池
需求池的負責人是該產品、系統的產品經理,不過,不全然是PM填寫這個表格,通常會被多個角色使用,比如:
產品經理:產品經理負責整個產品開發過程,包括收集、管理和優先處理需求。他們可能使用需求池來追蹤市場需求、客戶反饋和功能優先級,以便進行產品規劃和優化。
營運經理:營運經理負責軟體產品的日常運作和管理。他們可能使用需求池來安排資源、分配工作、追蹤進度和監控產品開發流程。
業務人員:業務可能在一線了解客戶需求後後,通過彙整集合後,可能由業務方通過一定流程來將需求放入產品需求池,也可能交由負責該業務部門的營運經理,統整後交給產品經理。
技術團隊:開發人員、設計師和測試人員等技術團隊成員可能使用需求池來了解開發任務、設計要求和測試需求。
客戶支援:客戶支援團隊可能使用需求池來追蹤客戶反饋、問題和需求,以提供更好的客戶支援服務。
3-3 什麼時候使用需求池?
如果軟體產品經理的職責在於「規劃好產品」、「推動產品開發」、「優化產品」。需求池的位置會放在「優化產品」裡,而產品經理對於需求池的關注度,常常是在於產品推出到市場後,正常來說,推出後需求池裡的需求佔PM的工作量會逐步減少。
只是在產品開發流程中的其中一環,所處位置詳見。
四、怎麼寫需求?
對於產品經理來說,需求池若以表格形式呈現的話會如下圖,其中可以分為五個模塊,分別為「需求描述」、「提出情況」、「方案概述」、「需求判斷」、「進度追蹤」,依照不同模塊下,又有不同的狀態,可以依照自己團隊、產品的屬性建立。
第1步:需求描述
需求模塊 | 系統-->一級功能-->二級功能-->三級功能 |
---|---|
需求點 | OO用戶,在OO場景,遇到OO問題,有OO需求 |
圖片 | 貼上相關圖片 |
*注意事項:
重點在於名詞定義要一致,忌同義詞、縮寫
同模塊需求集中紀錄,忌按照創建時間記流水帳
除了要做什麼,盡量把為什麼要做記錄清楚,場景要還原現象
形成完整的句子,忌一個詞
第2步:提出情況
提出人 | 提出需求的源頭,如oo客戶 |
---|---|
提出時間 | 提出需求的具體日期 |
追蹤人 | 將問題提交給產品經理的人,如OO營運 |
第3步:方案概述
需求類型 | 新增需求:現無相關功能、已有功能不包含該需求點優化需求:已有功能優化邏輯、交互、視覺等 |
---|---|
是否解決 | 判定需求是否給予解決 |
解決方案 | 簡要描述實現功能思路 |
拒絕理由 | 技術實現難度、替代方案、客製化問題等 |
第4步:需求判斷
緊急程度 | 提出人的緊急度,可用P1~4劃分 |
---|---|
重要程度 | 提出人認為的緊急度,可用P1~4劃分 |
優先程度 | 產品經理判定的優先程度,可用P1~4劃分 |
第5步:進度跟蹤
當前狀態 | 排期中、開發中、已上線 |
---|---|
規劃版本 | 預計在哪個版本實現 |
計畫上線日期 | 預計上線日期,便於回覆客戶 |
實際上線日期 | 紀錄實際日期,便於做對比回顧 |
負責人 | 主要負責產品經理,涉及多人時,由一人為主要負責人 |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