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LeonLin

《逆向工作法》機制篇:對於菜鳥而言

已更新:2023年9月23日

逆向工作法是屬於亞馬遜公司營運的基礎方法論,寫於公司讀書會。


《逆向工作法》這套方法,我認為這套方法也可以運用在個人。

書分為兩部分,第一部分是方法論;第二部分是例子


第一部分:機制、領導力準則、抬槓者招聘、單線程領導模型、記敘文、逆向工作法(PR/FAQ)、指標(輸入/輸出)。



今天主要想討論的是書裡開篇便提到的——機制。


我把書裡的機制拆成三個要素

「機制」是由「人」與「事」所構成

三種要素會彼此交互影響

如人與機制的互動,事件與機制的互動,機制反饋給人與事的互動





機制(mechanism)


00 定義

機制,是指各要素之間的結構關系和運行方式。指有機體的構造、功能及其相互關系;機器的構造和工作原理。 *同義詞:系統、制度、方法、過程、規律。以下使用廣義的機制定義,也可用同義辭代換。


01. 為什麽要談機制?

對于職場菜狗的階段來說,建立良好的機制是當務之急。上面分了人、事、機制。事件與機制的交互,以記敘文這個機制為例,裏面的事件有指標、格式、起承轉合…等,這些東西按照一定的形式拼湊起來成了機制,而裏面機制運轉的方式,不管誰來都一樣,都得照這個,不會因人而異。而這次主要想談人與機制的交互,因為這個過程更是獨特的,不可被批量複制的。


02. 機制是什麽?(What)

多個習慣互相搭配運作就是機制。

《原子習慣》書中提到:「目標是你想要達到的成果,而系統是讓你達到那些成果的過程」


比如一個「體脂低(目標)」的人,他的習慣系統配置會是(1)過油、含醣、過多添加物的食物都不吃。(2)一周運動三天。又比如一個「善于溝通的人(目標)」,在遇到爭執時,首先(1)會優先處理情緒問題。


03. 機制為什麽重要?(Why)

「好的意圖行不通,但機制可以」。有一句話最能讓人馬上理解前面那句話:「我這麽做,是為你好欸」。如果雙方有套溝通機制,便可避免單方面的一廂情願,減少摩擦。而機制也就是「習慣”的終極目標,就是用最少的能量與努力解決生活中的問題。」(原子習慣)

那為何用最少能量解決問題這件事情是重要的?可以參考另一本書《最小阻力之路》,在序裏提到一個例子「波士頓的道路」。現在波士頓的路是過去17世紀的「牛」走出來的。


因為牛會一步步挑最容易行走的地方,避開岩石,走最不陡的路段。山路的結構會決定他的行為。而一旦某個結構形成了,能量就會沿著這個結構的最小阻力之路往下傳遞。更好理解的水之于河,盡管再蜿蜒也是會順著已形成好的河道流下。

換言之,能量會沿著最容易的路線前進。因此,《最小阻力之路》作者認為「一旦你創造出一個新的結構,你的生命就會興起一股全面性的動力,就像河水的水力一樣,幫你達成你真正想要的成就。直接通往那些成就的道路,就是最小阻力之路。」


04. 建立個人的機制?(How)

三方面。第一,從目標著手。《原》書裏提到:「目標不是讀一本書,而是成為讀書的人。目標不是跑一趟馬拉松,而是成為跑步的人。目標不是學會一種樂器,而是成為演奏音樂的人」。


就我的理解,比如:不是成為不生氣的人,而是成為能掌握情緒的人。應該要設定可持續的目標,而不是單次且短暫的。

第二,遠離誘惑。《原》作者認為所謂的「自律者」。只是擅長建構生活,不讓自己暴露在充滿誘惑的環境中,便不需要展現超凡的意志力與自我控制力了。

第三,建立連結性習慣。比如先找出自己目前的每日習慣,然後把新的行為堆疊上 去。這就叫作習慣堆疊,公式如下:「做完〔目前的習慣〕之後,我會執行〔新的習慣〕。」

05. 對菜鳥來說

機制更像一個策略組合,機制的最高指導原則是效率,以解決case的業務場景來說,任何有礙解決問題的情緒都是多餘的。


因此,我給自己幾個步驟。第一步,安撫情緒。告訴銷售我已經理解他的訴求,請他不用擔心,問題會被解決的,並且辛苦他安撫商家,我們是跟他站在同一陣線解決問題的。第二步,解彼知己,先用他的視角描述問題並確認問題。第三步,才是開始走我們的流程。


Comentarios


bottom of page